永德:倡導移風易俗 推進脫貧攻堅

發布時間:2017-07-14 07:43:16   來源:臨滄市紀委

“過去村里無論哪戶人家置辦紅白喜事,周圍群眾都要去喝酒,少則大鬧兩三天,多則大鬧五六天不等,一年下來做客隨禮錢都要送出去幾千元”,談起農村大操大辦不良陋習,很多農村群眾感慨萬分。

今年以來,永德縣在狠抓精準脫貧工作的同時,高度重視農村移風易俗工作,針對農村傳統陋習,采取多種措施,倡導群眾移風易俗,切實減輕群眾負擔,強力推進脫貧攻堅。

永德縣在推進脫貧攻堅中高度重視移風易俗工作,將此項工作作為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內容抓好抓實。縣紀委在全縣范圍內下發了《關于教育引導農村群眾在喬遷等喜慶事宜中節儉辦事樹立文明新風的通知》,就如何教育引導農村群眾移風易俗,以及各級黨組織、各部門在落實主體責任和履行“一崗雙責”等相關職責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各鄉(鎮)也制定了相應的工作方案,為抓好此項工作提供了堅強的政治和組織保障?!?/p>

全縣各級黨組織、各部門以召開黨員干部會、村組干部會、村民代表會、群眾會等形式廣泛進行宣傳,廣大黨員干部和國家公職人員帶頭移風易俗,堅決抵制大操大辦等不正之風,示范帶動和教育引導好身邊的群眾移風易俗,反對鋪張浪費。以各村易地搬遷點作為重點示范引領,在群眾會或入戶座談中向廣大農村群眾發出《倡議書》,制作宣傳手冊印發到群眾手中,引導群眾樹立文明新風,追求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如期實現脫貧摘帽。

在班卡鄉忙中村大梁子搬遷點群眾會上,工作人員宣傳講解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工作相關文件精神,村委會制定出《移風易俗村規民約》向群眾征求意見,同時向參會群眾發放《忙中村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倡議書》。28戶搬遷戶紛紛表示,“這一做法符合農村群眾意愿,能節約錢物,節省開支,會很大程度減輕家庭經濟負擔,也可以把省下來的錢用在脫貧上。”

該縣把移風易俗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重要內容和抓手,作為減輕群眾經濟負擔的民心工程和推進群眾精準脫貧的有效杠桿,在駐村開展幫扶的過程中,指導各村(社區)結合村情制定《移風易俗村規民約》,采取婚事新辦、喜事喪事簡辦、厚養薄葬等一系列措施,將生孩子、過生日、當兵、入學、進新房、立生基及其他紅白喜事納入村規民約范圍,合理控制宴請規模和菜品檔次,自覺抵制受陳規陋習和封建思想影響的跟風攀比、大操大辦、揮霍浪費等不良行為,引導群眾做好脫貧“加減法”,用移風易俗減負,助力精準脫貧。

在烏木龍鄉菖蒲塘村,通過掛鉤單位市紀委的指導幫助,組織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將民風民俗寫進村規民約中,特別強調建房戶不準請進新房客,并將村規民約與宣傳漫畫進行有效結合制作成冊,圖文并茂地描繪了與村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村規民約條文,一戶一冊發放到村民家中。同時,烏木龍鄉以菖蒲塘村制定的村規民約為示范點,在扎摸等9個村全面推廣經驗做法,各村結合實際,及時對村規民約進行修訂完善,在脫貧攻堅中全面深入地倡導移風易俗。(李桂蓮)